通知:关注我校微信公众号——sbspeixun,获取更多培训动态!
 互感器设计与工艺培训班(上海)4月18日正式开课! 
 非晶立体卷铁心油变设计与工艺培训班(上海)4月11日正式开课! 
 变压器试验技术培训班 (泰安)2025年2月18日正式开课! 
 成套电气设计与工艺培训班(沈阳)5月28日正式开课! 
 整流变压器设计培训班(上海)3月25日正式开课! 
 35kV及以下(含零基础)变压器设计培训班 (泰安)2025年2月18日正式开课! 
 干式变压器设计与工艺培训班(泰安)2月25日正式开课! 
 全球首台110kV节能变压器在开平成功研发 
 中国电气装备植物油变压器成功进军北美市场 
 沈阳沈变所变压器技术培训学校新年寄语 
 解析美国UL变压器三相480V变三相380V 
 人海茫茫,我们却没能留住两个人 
 靴子落地!国务院同意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部分子企业实施重组整合 
 海量新能源怎么消纳?浙江这样办 
风电行业日趋成熟 小型分布式风电有望借势兴起(附图)

  近日,国家能源局透露称,未来3-5年后风电补贴将取消,旨在解决弃风限电问题。今年以来,在国家大力整治下,弃风限电明显好转,上半年弃风电量同比减少91亿千瓦时。弃风限电问题得到解决,加上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逐步落地,意味着风电行业发展正日趋成熟,更有利于小型分布式风电的推广,小型分布式风电有望借机兴盛。

  我国风能利用现状

 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,对风能的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近年来,在政策红利刺激下,全国风电保持高速发展势头。2016年,全国(除台湾地区外)新增装机容量2337万千瓦,同比下降24%;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.69亿千瓦。

  2008-2016年中国新增及累计风电装机容量(单位:万千瓦)

风电

 

  资料来源:《前瞻产业研究院风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》

  分区域来看,与上一年相比,去年我国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以及中南地区占比均出现了增长,其中华东地区占比由13%增长到20%,中南地区占比由9%增长到13%;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均出现减少,其中西北地区占比由38%下降到26%;西南地区占比维持不变。

  2016年中国各区域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比(单位:%)

风电

 

  资料来源:《前瞻产业研究院风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》

  虽然我国风力发电发展迅猛,但弃风问题一直如影随形。去年,全年弃风电量高达497亿千瓦时。此外,风能利用还存在一些限制及弊端,如风能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、风能的转换效率低、风能使用设备不是很成熟、产生能量不稳定等。正因此,发展小型分布式风电被广泛关注。

  中国风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和弃风率

风电

 

  资料来源:《前瞻产业研究院风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》

  小型分布式风电的优势

  首先,除三北地区具有优质风资源外,我国其他地区也广泛分布着可被利用的风资源,但不具备发展大型风电的条件,却是发展中小型风电的沃土。

  其次,分散式的中小型风电具有就近入网、就地消纳,不需要电网的远距离输送等优势,尤其是在东部电力负荷中心区域,可就近建设一些小规模风电,以缓解用电压力。

  再次,根据国外小风电的应用推广经验,小型风电机组直接并网发电既经济又可靠,只要有风、有电网的地方都可以并网,对电网的冲击也小。

  最后,长期以来影响我国中小型风电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太高、利润太薄。近年来,随着风机国产化带动风机价格的大幅下滑,为我国发展小型风电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  小型分布式风电的问题与建议

  小型分布式风电固然有其优势,但现实发展并不如意,主要原因体现在四个方面。其一,各地区政府和公司对小风电缺乏足够的重视,小型风电的补贴扶持政策,迄今还没有具体的可行措施。

  其二,在当前风电项目最低价中标的潜规则以及多方的投资热情鼓动之下,特许权项目的最后中标电价过低,远远超过了现阶段合理的盈利甚至保本区间,这已经成为民营和国外投资者发展风电的障碍。

  其三,我国风电零部件研发和专业化尚未完成,研发能力差,并且在较大容量的离网型机组的生产制造技术方面,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一定差距。

  其四,小风电是否上网一直是风电发展中争论不休的问题。

  针对上述问题,今后国家层面应对中小型风力发电产业给予扶持,并积极推广新的行业标准,同时建立起自己的检测体系和认证制度,设立行业的准入门槛。

打印】   更新时间:2017/10/23 11:09:33   浏览次数:936 次  【返回列表
地  址: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07-3号 邮  编:110142 邮  箱:sbspeixun_stc@163.com
电  话:024-31807671 备案编号: 辽ICP备18016735号-1
版权所有:沈阳沈变所变压器技术培训学校 技术支持:盘古网络 到目前为止已有6365196人访问本站